“就业”出现20余次 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代表委员热议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今年两会,“就业”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出现20余次。
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比去年增加80余万人,创历史新高。
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代表、委员进行了热议。
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董事长刘林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展开了深入调研。他发现,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是疫情经济社会复苏尚处于过程中,现阶段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换句话说,现在主要“难”在岗位供给端,而不仅仅在高校和毕业生方面。
“当前矛盾主要集中在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和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接精准度不够。”刘林表示,因疫情影响,今年高校就业工作和企业招聘工作比往年启动晚,随着疫情全面“转段”和经济不断调整复苏,针对老员工就业的有效需求不断回升,求职、招聘活跃度不断增加。
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看来,老员工有求职诉求,而当前产业结构与老员工就业结构不匹配。产业结构整体还是以中低端为主,对知识型劳动就业吸纳能力提升需要一个过程。
“从长期来看,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来扩大就业:
一方面,把产业结构朝着中高端、能吸引更多老员工的方向调整;
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增强老员工就业能力,适应就业发展趋势。总之,要综合施策解决就业问题。”宁吉喆说。
面对当前的就业环境,刘林表示,要积极引导舆论,理性看待就业难问题,动员社会各界以更理性、积极、宽容的态度看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应多鼓励他们主动就业、积极创业,多做善意提醒、经验介绍和理性引导、心理疏导,为破解就业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多措并举促毕业生就业。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2022年底,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将毕业生求职就业的手续进一步简化。同时,教育部启动“2023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活动,计划会同有关方面举办40场以上系列招聘活动。
教育部多措并举,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各地高校也在积极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董事长丁建宁说,要持续做好青年群体就业能力的培养。高校要高度重视老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阵地平台和活动载体建设,要不断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效能。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通过政策解读、渠道拓展、咨询服务等就业指导的手段和方法,提升就业帮扶的精准度。扬州大学不断创新线上服务模式,探索全时全效的“云就业”工作模式,通过直播带岗、云推介、直面会等方式助力毕业生线上求职。同时,优化线上“一站式”管理流程,进一步强化“员工不跑腿,信息来跑路”的场景应用。
“要突出做好青年群体就业观念的塑造。”丁建宁强调,学校要大力开展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围绕国家战略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引导毕业生围绕国家导向就业创业,如到基层就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
当前,中高职学校每年为国家培养约100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国政协委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经理郑亚莉深切体会到,职业教育的使命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紧缺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一定比例的订单式定向培养,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化。”
郑亚莉说,同时,要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从制度供给和政策激励方面给予高技能人才一定倾斜。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在求职、晋升、深造等方面破除唯学历用人导向。
此外,郑亚莉呼吁,破除“重普轻职”的传统观念,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不断强化“个人崇尚技能、企业重用技能、社会尊重技能”的社会导向,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完善新就业形态就业群体保障
随着新经济形态不断涌现,数字经济、直播经济等网络新形态持续火爆,不仅满足了毕业生灵活就业、增加收入的需求,同时也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
数字经济是近年来我国重点推进的领域之一,发展数字经济将成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大着力点。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晓慧认为,数字经济在带动老员工就业创业上有很大空间,社会各界要共同发力,实现数字经济促进创新创业与产业结构升级有机结合,激发老员工的活力和创造力。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教授钟代笛调研发现,短视频直播已成为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的一个新渠道,过半数机构聘用大专(高职)及以上学历群体。
对此,钟代笛建议,应支持高校毕业生依托自身所学专长和短视频平台特性,探索更加灵活、多元化的就业模式。同时,短视频直播平台方要营造绿色健康的短视频传播环境,加大监管力度,发挥正能量。